5月10日,国台办新闻局、北京市台办和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共同举办两岸媒体记者“感受科技创新 助力融合发展”联合采访活动,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等媒体以及6家台媒在京驻点记者近20人参加,走进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北京经开区科技企业等参观和采访,实地感受两岸科技创新成果和北京科技创新发展新动能。
活动结合两岸媒体记者关注的热点和北京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等重点话题,组织记者探访全国首家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参观“科技创新 融合发展”主题展览。展览以“桥”为链,分别通过“科技桥”“创新桥”“合作桥”“产业桥”四个篇章,深入阐述了两岸产业合作优势、基础条件、支持政策,共吸引京台30余家科技企业参展,产业领域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大健康、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机器人和装备制造四大板块,集中展示了两岸科技产业发展动态和企业创新成果。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创新运营中心,两岸媒体记者们深入了解“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实时的云、可靠的网、精确的图”五大体系建设图景,试乘智能网联汽车,实地体验了北京亦庄的无人驾驶。随后走进集产品研发、生产、配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宝健营运总部,详细了解其多元化的产品与服务。在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总部,记者们直观了解了大陆首个商业化双足真人尺寸人形机器人Walker的迭代升级之路,感受到了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智能生产和商业化应用场景。在京东健康体检中心,京智康智能初筛机器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2分钟”预检将中医诊疗与AI科技完美融合,打造了智慧医疗新场景,京东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与就诊一站式便捷服务也赢得了大家一致赞叹。
参观结束后,经开区营商合作局负责人,两岸科创中心发起单位代表、台湾电电公会大陆副首席代表、英业达北京公司总经理邱全成,以及中心合作台企代表北京瑞爱鑫生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勋等,分别接受了两岸媒体记者采访。经开区营商合作局负责人表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三城”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高精尖制造业主阵地,具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和优质的发展环境,我们将依托两岸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发挥两岸科技、人才和产业资源优势,加强政策宣贯,支持台商台企落区发展。
两岸科技创新中心合作台企代表表示,“非常荣幸能够深入这么多高科技企业参观学习,既让我们亲身感受了经开区科技发展成果与浓厚的创新底蕴,也帮助我们通过两岸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了解和对接两岸先进的产业资源和政策资源,为台资企业扎根北京、向上向优发展拓展了更多的可能。”
采访活动结束后,国台办新闻局局长陈斌华,北京市台办主任霍光峰、副主任张磊,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孔磊、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石威,亦庄控股总经理杨文良等领导与两岸媒体记者座谈交流,鼓励大家通过所见所闻宣传报道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新进展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共同讲好“北京故事”,讲好“两岸融合发展故事”。
据悉,2023年9月,在第26届京台科技论坛开幕式上,全国首家“两岸科技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落地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岸科技创新中心由北京市相关部门和两岸有关协会、企业共同发起建立,旨在打造面向两岸科技企业的创新融合发展综合服务平台。今年4月中心正式启动运营,为深化两岸科技经贸交流合作搭建了新平台。目前中心现设有科研协同、成果展示、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人才交往、企业服务六大功能平台,突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科技服务为核心,推动京台科技合作和两岸优势产业对接,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力深化两岸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