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蔡英文在就职演说中对于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问题采取模糊态度,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使两岸关系前景混沌不清、乌云密布。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近日重申,背离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和台海局势就会紧张动荡。换言之,蔡英文倘若继续回避“九二共识”,势必损害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大陆方面除了听蔡英文如何说,还要看她怎样做。未来台湾新当局团队的一言一行都是观察点,而南海、东海问题,“立法院”是否推出具“台独”倾向的法案,“行政院”是否实施“去中国化”政策则是大陆方面观察民进党当局是否推动“台独”的三大重要指标。
南海、东海问题不仅是国际焦点,也是两岸关系的敏感议题。华府打着“亚洲再平衡”的旗号在南海搅风搅雨,煽动南海周边国家挑起事端,企图围堵中国大陆崛起;在东海,日本觊觎我国领土钓鱼岛,甚至于2012年炮制所谓的“购岛闹剧”。台湾方面是向美、日的立场靠拢,抑或与中国大陆共护祖产,备受各界关注。过去八年国民党执政顶着美国的压力,积极加强太平岛的军备和基础设施,而“保钓”力度更是前所未有,对于近来冲之鸟礁事件的立场亦颇为强硬。但民进党对国民党的“保钓”举措却是冷嘲热讽,也拒绝随马英九视察太平岛,上台后对冲之鸟是“礁”是“岛”也无特定立场,似迎合美、日立场。南海仲裁案出炉在即,民进党政府态度如何,将牵动两岸关系的敏感神经。
民进党仍存在“台独党纲”,使大陆方面对民进党当局充满不信任感,因此“立法院”和“行政院”的举措也是大陆方面观察民进党当局是否显露“台独”倾向的指标。民进党今年首度成为“立法院”最大党,自2月以来推出一系列具“台独”意味的提案:废除悬挂孙中山遗像、为“台独”分子订立纪念日、降低“公投法”门槛、在护照上加贴“台湾国”贴纸不会受罚等。倘若这些提案获得通过、正式立法,无疑会进一步加深大陆方面对民进党当局的疑虑。兼任民进党主席的蔡英文能否有效管束党籍立委,值得关注。此外,国际社会普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独”毫无生存空间,不排除民进党当局藉“文化台独”等柔性手段破坏和阻挠两岸统一。“行政院”教育部甫上任即宣布停用去除“去中国化”措辞的课纲,让外界忧虑蔡英文政府可能仿效当年陈水扁执政时期的“去中国化”运动。
蔡英文虽然对是否认同“两岸同属一中”保持模糊态度,但透过其行径及政策则可判断她对两岸关系性质的立场。蔡英文当局不要低估大陆方面辨识和反对各种形式“台独”言行的判断力和决断力,更不要低估大陆方面扞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意志。